本報特約評論員劉志權
  非理性行動引發的,是已經被事實驗證的非理性反彈。也許“狗肉節”的取消乃至動保的全面勝利會在未來實現,但註定不是以類似此次的方式取得。
  連日甚至連年來愛狗人士的壯懷激烈,如潮的輿論關註,乃至突如其來的大雨,都沒能阻止玉林狗肉節在夏至日如期舉行。儘管愛狗人士的努力還在持續,但當地過年般熱鬧、垌口市場擠得水泄不通、愛狗人士身陷狗市無力回天等事實,已經表明瞭護狗行動的折戟。
  一直尊敬動物保護人士理想主義式的努力。“非典”以來,他們在保護滇金絲猴、可可西里藏羚羊和氂牛等方面,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保護城市流浪狗、貓,以及反對虐殺屠宰方面,也表現出了基於信仰的堅韌。
  儘管如此,良好的初衷並不意味著可以採取不審慎的行為。愛狗人士折戟玉林狗肉節,表明包括“護狗運動”在內的動保之路,尚任重而道遠;同時,愛狗人士及部分媒體在此過程中表現出的非理性亦有頗多可商榷之處。
  一方面,動物保護人士既然愛動物,自更當愛人。但由“愛”出發,演變為對商家上百條宣傳甚至人身攻擊的短信“轟炸”、砸屠宰場、部分輿論的道德綁架,以及網絡上的地區性攻擊言論,本身就揭示了走向文明過程中我們自身的不成熟。魯迅說,恐嚇和辱罵絕不是戰鬥。可持續的戰鬥,應該訴諸理性以及正能量的引導。
  另一方面,不成熟還表現在不能區分戰略與戰術。愛狗人士挾金華“湖頭狗肉節”取締之勝,而對“玉林狗肉節”正面追擊。但既忽視了習俗強大的慣性,又拘泥於局部的每狗必救,從而授人以柄,面臨商家“虐狗要價”卻救不勝救的窘境,而狗也反受其“愛”之累。
  非理性行動引發的,是已經被事實驗證的非理性反彈。玉林狗肉節本是民間自發形成,事實上,吃狗肉之風在多地同樣盛行,比如廣西南寧、廣東、貴州、江蘇徐州。然而,即便昨天玉林狗肉熱銷,銷量仍遠少於豬肉和其他肉製品。本可淡化處之,卻形成今年狗肉節大熱,這多少是對愛狗人士過激行為的逆反。
  事實上,狗肉節本身不是堡壘。——堡壘是諸如草菅生靈、輕慢環境等陋習。一旦狗肉節成為刺激動保鬥士的紅布,愛狗人士便容易忘記其初衷——這本應成為他們的“戰略”:那就是通過平和而不懈的努力,喚起人們對動物的普遍同情:要少吃;要減少對動物的虐待,包括提倡人道屠宰的方式。但過激的護狗運動,不僅在其聯盟內部也引發分歧,還可能使其失去部分擁護者。
  回到此次狗肉節之役。愛狗人士的熱情可以理解,但非理性的行動無法獲得持久的勝利,此次折戟,驗證了“欲速則不達”的老話。愛吃狗肉的濟公喜歡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對愛狗人士,“佛祖”可以解讀為保護動物和環境的持久的理念。促使政府完善和嚴格檢疫、屠宰等相關環節,可能是此役最輝煌的戰果。但這一戰果,其實是法治理性而不是非理性的勝利。也許“狗肉節”的取消乃至動保的全面勝利會在未來實現,但註定不是以類似此次的方式取得。
  相關報道見11版  (原標題:愛狗人士為何折戟玉林狗肉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j13djqc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